本刊记者 郭志强
“以前村里道路杂草丛生,一下雨就泥泞不堪,村民出行要绕很大一圈,现在政府用以工代赈的方式改造,改善了村容村貌,又让大家在家门口就能挣钱。”近日,在长沙宁乡市巷子口镇以工代赈示范工程项目现场,巷子口社区党支部书记易建高兴地说。
“十四五”以来,像巷子口镇这类一个个以工代赈项目成功落地,成为乡村全面振兴蓝图上的生动笔墨。
以工代赈作为稳就业稳经济政策工具之一,包含促进就业增收、提升劳动技能、推动区域发展等多种功能。
截至6月底,国家发展改革委联合财政部共下达2025年度以工代赈中央投资295亿元,支持地方实施以工代赈项目近6000个,预计吸纳带动70余万名困难群众就地就近就业,将发放劳务报酬超过110亿元,有效拓宽群众就业增收渠道。
桃源县青林乡高标准农田重点工程配套以工代赈项目道路硬化施工现场
以工代赈加力稳就业
“我会扎钢架,我媳妇能做小工。我们夫妻俩一天收入差不多600元。”
2025年6月底,听说镇里要修缮前山桥水库灌区左干渠,村民唐师傅立马前去咨询。工作人员的介绍,让唐师傅动了心——工价高、离家近,不必再去外省打工,方便照顾家人。
唐师傅夫妻俩当场报了名。
唐师傅参与的道路、沟渠修缮工程,是湖南桃源县佘家坪镇2025年的以工代赈项目。项目总投资380万元,累计带动当地166名群众就业,其中38人是易地搬迁群众。
佘家坪镇相关负责人介绍,该项目共计发放务工报酬100.16万元,占项目资金的33.39%。
桃源县发展和改革局农经股负责人胡兵告诉本刊记者,“这些年,我们在基层看到,以工代赈政策实施力度持续加大,既让群众就近就业增收,又培训群众专业技能;一方面推动产业发展,另一方面通过支持村民自建激发了乡村内生动力。”
“十四五”以来,胡兵所在的桃源县落地以工代赈项目16个,累计吸纳1200余名当地群众就近就业,其中脱贫人口、监测对象等困难群体占比超65%,发放劳务报酬2000万元,占中央资金比例平均达40%以上,同步建成农村道路35公里、水利设施20处,改善农田灌溉1.2万亩。
除了湖南,我国多地在城乡基础设施建设方面投入了大量资金,通过以工代赈形式实施农村公路、水利、电力等基础设施建设,为农民工、贫困劳动力提供了大量就业机会。以工代赈在稳就业中发挥着“四两拨千斤”的作用。
今年一季度,云南共推广以工代赈项目1473个,带动9.6万名群众就业务工,发放劳务报酬6.09亿元,人均增收6343元。
今年6月,国家发展改革委联合有关部门印发了《以工代赈加力扩围促进重点群体就业增收行动方案》 (下称“行动方案”)。
“这次的行动方案要新增安排一批中央预算内投资项目,对重点群体较为集中的地区予以支持。”国家发展改革委新闻发言人李超在新闻发布会上表示。
7月8日,国家发展改革委新增下达100亿元中央预算内投资,开展以工代赈加力扩围促进重点群体就业增收行动,支持26个省(区、市)和新疆生产建设兵团实施1975个项目,预计发放劳务报酬45.9亿元,助力31万名重点群体稳就业促增收。
随着各省份项目陆续开工,以工代赈在稳就业、促增收中的调节作用正在显现。
村民们正在成都东部新区武庙镇武庙社区蟠桃产业园基础配套设施施工现场
已经施工完成的宁乡市巷子口镇以工代赈示范工程项目
让群众在家门口就业增收
成都武庙镇有2.5万余株成片蟠桃树,蟠桃园里的果树挂果后,由于道路不通,蟠桃运不出去,辛苦种出的蟠桃没有效益,一度让武庙社区的果农们发愁。
可是要打通道路、开拓蟠桃新销路,首先要修3.4公里产业道路、2.7公里采摘道路。村集体没资金,合作企业打起了退堂鼓,怎么办?
2024年,武庙镇以工代赈项目申报成功,被纳入基础设施建设范围,项目总投资557万元,重点支持黄武庙社区因地制宜发展蟠桃园产业,提升产业发展配套基础设施条件。
当下,随着越来越多像蟠桃产业园一样的以工代赈项目扩围,全国各地都在争取以工代赈的项目落地,带动当地产业和群众就业增收。
李超在新闻发布会上表示,受益对象要扩围,支持项目也扩围。比如,城乡融合发展中小型基础设施建设首次纳入支持范围,具体包括县城或乡镇连接村庄的小型道路建设、乡镇集市内部街道及管网改造提升、城镇休闲步道建设等,这些项目能提供更多适宜重点群体在家门口就近就业的务工岗位。
近年来,成都东部新区以以工代赈项目为杠杆,不断扩大以工代赈政策效益。
2023—2025年成都东部新区实施的以工代赈项目(包含发改部门实施的推广以工代赈项目)扩大到8个,争取到国家、省级专项资金3495万元,预计总共吸纳务工群众超1000人。
成都东部新区经济发展局相关负责人告诉本刊记者,为了用好以工代赈的政策,特别是随着以工代赈扩围,当地重点针对失业人员、返乡农民工、脱贫不稳定户、边缘易致贫户解决就业问题,不断通过乡镇摸排、社区推荐等方式精准对接用工需求。
下一步,成都市发改委方面表示,将积极用好以工代赈政策,滚动推进项目储备,抓好项目实施组织管理,切实发挥项目带动农民增收、提高劳动技能,改善农村基础设施条件,促进乡村产业发展的基础性作用。
由传统的“搞建设、发报酬”,延伸到“提技能、增岗位”
授人以鱼不如授人以渔,以工代赈不仅是为劳动者提供就业机会,更重要的是提升其劳动技能。
目前,很多地方已将赈济模式由传统的“搞建设、发报酬”,延伸到“提技能、增岗位”。这样一来,参加技能培训的群体也能凭借一技之长获取新的工作机会。
谈及经验,湖南宁乡市巷子口社区党支部书记易建介绍说,在劳动技能培训上,当地采用理论与实践相结合的方式。理论培训邀请行业专家、技术骨干通过集中授课、播放教学视频等形式,讲解工程建设的基础知识,比如建筑材料识别、简单施工原理等。实践培训则安排在项目现场,由经验丰富的师傅进行一对一指导 ,让群众在实际操作中掌握技能,通过现场实操练习,群众很快就能上手。
成都东部新区经济发展局相关负责人表示,当地在以工代赈项目实施中,不仅注重短期增收,更通过系统化的劳动技能培训和安全生产能力建设,帮助群众实现从“体力工”到“技术工”、从“临时就业”到“长期发展”的转变。
比如,在劳动技能培训方面,成都东部新区会精准定位以工代赈项目需求,建立“用工需求库+劳动力档案”,开展订单式培训;将场景实战化,设立工地学校、田间课堂,缩短培训周期50%。
在韶山市韶山乡湘韶村以工代赈项目施工现场,理事会施工管理组对技术员、钢筋工、泥工、杂工进行专业技能培训,给他们反复强调过往施工安全生产中的经验教训及预防措施,提升专业技能,增强安全意识。
从国家层面,通过以工代赈项目培养务工群众的技能已成为共识,国家发展改革委近期表示,要挖掘以工代赈项目用工岗位规模,最大力度吸纳当地困难群众参与建设,企业要以多种方式开展培训提高务工群众技能,充分发挥以工代赈中“赈”的实效。
吃什么提高免疫力最快 | 肠鸣是什么原因 | 为什么拍照脸是歪的 | 子宫脱垂是什么症状 | 七月13号是什么星座 |
为什么第一次进不去 | 减肥应该吃什么 | 牙龈上火吃什么药 | 乌龟代表什么数字 | 海鲜不能和什么一起吃 |
366红包代表什么意思 | 眩晕是什么症状 | 处长是什么级别 | 手足口一般擦什么药膏 | 积食是什么症状 |
不安是什么意思 | 牛剖层皮革是什么意思 | 吃饭肚子疼是什么原因 | 太阳为什么能一直燃烧 | 碳酸钠是什么 |
女人腿肿应该检查什么hcv7jop5ns4r.cn | 太容易出汗是什么原因hcv8jop9ns4r.cn | 尿里加什么能冒充怀孕hcv8jop7ns2r.cn | 情非得已是什么生肖hcv7jop7ns0r.cn | 颅脑平扫是检查什么beikeqingting.com |
财鱼是什么鱼hcv9jop8ns1r.cn | 11月2日是什么星座hcv8jop5ns0r.cn | 节节草有什么功效hcv7jop7ns0r.cn | 血容量不足是什么意思hcv8jop1ns8r.cn | 出什么什么什么hcv7jop5ns5r.cn |
251什么意思hcv8jop3ns3r.cn | 血糖高吃什么水果好能降糖hcv8jop9ns6r.cn | 怀孕胎盘低有什么影响dajiketang.com | 天安门以前叫什么xinjiangjialails.com | 念珠菌性阴道炎有什么症状hcv8jop8ns2r.cn |
花名册是什么意思hcv9jop4ns9r.cn | 铁树是什么生肖hcv9jop7ns0r.cn | 蜱虫的天敌是什么hcv8jop9ns7r.cn | 一月九号是什么星座hcv9jop1ns0r.cn | 二月十九是什么星座hcv8jop4ns9r.cn |